首页 > 文化教育 >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原创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万阅读
时间:2023-01-11

最佳回答: 设定合理的目标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班杜拉认为除了结果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

设定合理的目标有助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在帮助学生设立目标时,教师应注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相信自己能够实现目标,对拟定的目标作出承诺并为实现目标而付出努力,这样学生就能提升自己的学业。具体来说,设定的目标应符合以下几点:

①目标具体,且有明确的评估标准;

②有一定的挑战性;

③是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

④长远目标应分割为若干较易实现的子目标。

此外,教师应强调学生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努力和坚持。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1、自我效能感影响选择行为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需要选择自己当前的学习任务。自我效能感高的同学往往更富有挑战性,他们所选择的学习任务通常会高于或等于个人的能力水平;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同学会挑选能力范围以内的任务,实现更为轻松容易的学习目标,避免“克难攻坚”。

2、自我效能感影响思维方式

一般情况下,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表现为自己对于个人能力的自信程度和对于完成任务的信念感。自我效能感高则更为自信,在面对问题时更易于调动积极性,从而思维更加灵活;反之,自我效能感低就意味着自卑或信心不足,学习成为了一种负担,限制了思维的灵活度。

3、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习情绪

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越挫越勇,即便失败也很快能够调节不良情绪,转而变为攻克难关的勇气;反之,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心理压力大,经常产生沮丧、焦虑、痛苦等情绪,形成消极的心理状态,造成执行力的下降、学习动力的不足。

阅读全文
编辑于:2023-01-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