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教育 > 李白为什么不考科举
原创

李白为什么不考科举

9759阅读
时间:2022-12-20

最佳回答: 《唐六典》规定:刑家之子,工商殊类不预,明确规定是罪人之子和商人之子是严禁参加科考的。李白的父亲李客恰好是个商人,所以李白是不能参加科考的。如果假冒他人身份去参加考试,经查出那是死罪。另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这句诗塑造了自己不屑屈尊于权贵,追求获得人格平等的形象。更有笔记小说记载的他让高力士脱靴,让杨贵妃研磨这样的故事印证,给国人留下了李白不屈权贵,“狂放不羁爱自由”的印象。有人也由此得出了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的结论。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我们看一下李白的生平,能发现李白之所以受到唐玄宗的重视,是因为他多次献文章给唐玄宗,最终才引起唐玄宗的注意。写文章献给皇帝,这种方式在唐朝很常见,也是展示自己才能的方式。不过和科举比起来,这种并不正式。相对来讲,参加科举,更容易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当然,李白也知道这个道理,而他之所以不参加科举,不是自己不想,而是自己不能。我们看一下李白的出身就知道了。

李白最脍炙人口的思乡诗:《静夜思》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说《静夜思》是唐诗中传播最广的诗,应该没有异议,不论南方北方,不论国内国外,只要是中国人,几乎人人都会背这首诗。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李白望着天空的一轮明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全诗似脱口吟成、浑然无迹。内容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

李白走了千年,思乡却一直延续了千年。《静夜思》里藏着每一个炎黄子孙共同的思乡情。

最狂放的诗:《将进酒》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是一首狂放的诗,却藏着李白怀才不遇的悲愤。

李白是失落的,但他又马上昂扬,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面对人生的不如意,李白借酒消愁,及时行乐。

他给友人劝酒:人生苦短,圣贤都很寂寞,不如我们饮酒高歌,纵情欢乐。

许多人喜欢吟诵《将进酒》,因为李白将喝酒销愁,写得豪迈自信、酣畅淋漓。许多人都想梦回唐代,亲眼看一看那个豪情万丈的李白。

人生,总有不如意的时候,可如果都能像李白,失落后马上振作起来,豪迈起来,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阅读全文
编辑于:2022-12-29

相关推荐